找到相关内容2146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能《坛经》顿教禅法论义(二)

    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”的“三无”修行方法,用以解脱由“妄念”所生的烦恼系缚。这 “即见性成佛道”[86]的禅教开示,固然主要以智慧实践的功夫原则身分出现,不过,“”等观念隐含的本体论意义,...一种“实体性存在”吗?  虽然在第三节中已经说过:“自性”可以认为是“住”乃至“”的一个名词化观念表示,意指的是智慧实践的般若作用或实存状态,并非某种“实体性”的存有者。至于“万法在自性”、“自性...

    陈平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0742620.html
  • 见到境界不动心

    rdquo;也就是这个道理。若能不思善不思恶,那就是住,一切皆空。一切都没有了,到那个时候,便会见到自己的本来的面目,也就是自己的本份。...绳索所困,才能出离三界,到常寂光净土中,亲近诸佛,承事菩萨。   什么是真境界?在没有起心动的时候,所遇到的境界,多数是真实的。一旦痴心妄动,想要见到什么? 那么所遇到的境界,多数是虚妄的。但是在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宣化上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0046700.html
  • 什么是“咒语”?

    可以统一身心,从万转成一,再从这一,即是禅定效果,定中自然可开慧证果。一般地讲,佛咒在密宗修行中运用较为普遍。修净土者则以念佛为主,读经、持咒为辅。   另外,佛咒中常有“阿”、...明白的是,心与气二,是一体的两面,只有不执著于气,气脉才会真正的开展,气不过是打开智慧的一种较为殊胜的方便手段罢了。所谓对境无心即是禅,禅才是佛法之正法眼藏,所以一般太执著手气的人,会落入现象界的陷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5354407.html
  • 无相禅师纪念碑文

    禅法核心:  先教人引声念佛,尽一气,声绝停,最后说:“忆,,莫妄”。忆是戒,是定,莫妄是慧,此三句为总持门。  三 禅茶:  无相禅师以茶供三宝待宾客,并把参禅过程同茶道结合。 ...禅师于大慈寺示寂,世寿七十有九。弟子住禅师继其禅法,即辉耀灯史之西蜀净众保唐禅系也。无相禅法复经马祖、智藏、麻谷、南泉、章敬诸禅师下传道义、洪陟、惠哲、梵曰、染、玄昱直至新罗国九山禅门,斯时无相之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4057325.html
  • 惟宽禅师与白居易

     白居易再问:“既分别,何以修心?”   禅师答:“心本无损伤,云何要修理?无论垢与净,一切勿念起。”   白居易不解,又问:“垢即不可,净,可乎?”   禅师说:“如人的眼睛,容不得一物。金屑虽珍贵,入眼亦为病。”   白居易又问:“,与凡夫又有何差别?”   禅师答:“凡夫无明,二乘执着,离此二病,是为真修。真修者,不得勤,不得忘。勤即近执着,忘即落无明,此为心要耳。”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868385.html
  • 江淮石塔之冠——息影塔

      江淮石塔之冠——息影塔   杨琼   息影塔是河南商城县黄柏山法眼寺开山始祖——禅师舍利塔,俗称祖师塔。禅师俗姓熊,法名僧有,号,湖北麻城人。十六岁出家,求师访道,“三十...照,左右有抱”,气势雄伟。   息影塔于明天启六年(1626)卜址奠基,禅师方外众友委托樊山甫主持营建。翌年“当如来诞生之辰,正浮图合尖之日”,即四月初八佛诞节落成。   塔建于两山之间,西向...

    杨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894510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的般若思想

    何曾解方便,汝当一自知非,自已灵光常显现"(见《机缘品》)。住著有见、见,都会障碍了我们对真实的认识。只有放弃有见、见,始能契入中道实相。  三、明心见性、成就般若  般若经典,总称为《摩阿般若...恼害。二、定香,即睹诸善恶境,自心不乱。三、慧香,自心无碍,常以智慧观照自性,不造诸恶,虽修众善心不执著,敬上下矜恤孤贪。四、解脱香,即自心所攀缘,不思善不思恶,自在无碍。五、解脱知见者,自心既...

    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5239871.html
  • 论《坛经》的心性修行说

    论《坛经》的心性修行说  [韩国]徐大源  一、真空?妙有?  《坛经》是—本使人感到无从入门的书。单从文字上看来,惠能将不可分的词勉强分开说明,比如,禅定等,而且有时他的比喻也不太贴切。  ...  何以故?为世有八万四千尘劳,若尘劳,般若常  在,不离自性。悟此法者,即是忆,无着,莫  起诳妄,即是真如性,用智惠观照,于一切法不取不  舍,即见性成佛道。  通过这段引文,可以明确...

    [韩国]徐大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1765737.html
  • 新罗王子 净众宗 无相禅师 禅茶礼

    禅宗的奠基者。无相的禅思想和大众教化以引声念佛和“忆、、莫忘”三句为主。   据《历代法宝记》的无相传教说, 金和尚每年 12 月和正月就给成千上万的男女受戒说法。他严设道场,坐在高处的坛上,说法时先让众佛引声念佛,待吐完气之后,声音和思维都停止的时候,便 讲道息念(念莫忘)坐禪,忆是戒,是定,莫忘是慧:此三句語,即是總持門。   这里所指的“忆、、莫忘”三句说法可...

    金宜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1071624.html
  • 收 获

    对自己说“每个人,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心、爱护着你!别忘了,把好的分给别人!”   二、“”平常心   在佛教中和“”字相关的词,总是让人有种“玄之又玄”的感觉。无相、作、愿……还有说不...慢慢的明白了一点。祇要用心去生活,就是“”了。记忆中,山林是美好的。在树林深处,往往会发出感叹“好静啊!”。真的静了吗?没有!天上的风,还在和树叶说话,还有小虫、流水……但是,那确实是最美的静。...

    慈本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05084090.html